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
发布:科研信息数据管理中心日期:2025-06-12浏览次数:513次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5月26日-28日,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指导、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农林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办(以下简称“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受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主任委员、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勇、杨志委托,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任金政出席开班并讲话。
下载.jpg
在开班仪式上,郭立群介绍了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开展的相关工作。他提到,全国农林行业就指委自成立以来,在开展农林行业高校毕业生人才供需状况研究分析、行业就业形势研判,组织行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招聘活动、人才精准对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此次培训旨在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工作精神,探索AI赋能就业指导路径,助力教师掌握AI应用场景与方法,推动政校企协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任金政代表继续教育学院讲话。他对各兄弟院校在就业关键阶段高度重视本次培训,派出优秀老师参加学习表示感谢。他提出,学习是教师的永恒主题,希望大家把本次培训作为有助于自身工作和发展的“三大平台”,即交流平台,广泛交流业务;交友平台,广结业内同行;学习平台,紧随时代发展。最后,他特别邀请学员参与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并祝愿大家学有所成。
本期培训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涉农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主题,创新构建了“理论+场景+工具+实操”四位一体和“专家学者+头部企业+实战导师”多视角、多主体协同赋能的课程体系。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学员们通过线下授课和实践调研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沿革、应用场景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便利。在授课环节中,来自先正达集团、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农业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AI基础理论、农林行业岗位变革分析,聚焦智能简历工具、职业测评系统、职业场景智能工具进行讲解;在实践调研环节中,通过赴智慧农业主题科技小院开展现场教学,让大家在人工智能的实践场景中,直观感受AI如何与育人深度融合。
来自全国42所高校的106名相关专业教师、就业工作负责人和辅导员参加开班仪式和培训。
- 手机扫码浏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