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降低物流成本国际学术交流会召开
发布:科研信息数据管理中心日期:2025-06-12浏览次数:368次
物流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和中国物流集团联合主办。来自政府部门、产业园区、高校与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相关负责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深化产教融合,降低物流成本”这一主题,聚焦物流教育与产业发展新趋势、京津冀物流流通体系建设新路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贸易强国建设新课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各方应把握机遇,汇聚合力,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协会的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共同激发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北京通过此次会议全面展示了物流业降本增效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果。她指出,北京物资学院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中美物流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劳尔·邓汉姆回顾了与北京物资学院共建物流本科项目的显著成就,强调双方合作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更搭建了中美两国在工业、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坚实桥梁。她表示,面向未来,中美物流联合会期望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物资学院及国际物流组织的沟通联络,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共同推动全球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强调,高校应成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继续发挥在物流流通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吴惠表示,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政行多元育人格局,持续融入和服务行业,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助力发展物流流通行业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举行了“商业高校合作联盟”和“京津冀智慧物流产教融合联盟”成立仪式。原商业系统8所高校再度牵手,共同成立商业高校合作联盟,助力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贸易强国建设。由京津冀相关企业、协会、高校携手成立的京津冀智慧物流产教融合联盟,旨在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推动京津冀四链融合。
会议还发布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组织编写的《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报告(2014-2023)》。该报告聚焦京津冀物流园区建设、物流通道建设、数字物流体系建设、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及京津冀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等九个重点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了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整体面貌,搭建了系统推进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关键领域,揭示了京津冀物流业总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内在结构指标的优化调整,并对京津冀物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精准研判和全面展望。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物资学院院长左敏,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总干事斯蒂芬•格雷伯,北大流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华等6位行业专家学者就物流教育、产业行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分享讨论。左敏指出,30年来学校在物流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面临未来物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将通过科技赋能培养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共育实战型人才、开放办学培育国际化人才等方式,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国内外行业专家及高校相关专业学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物流业降本增效、物流流通领域发展、产教融合育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为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上一条:2025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在杭举办
- 下一条:没有了!
- 手机扫码浏览信息